尹老就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的特征做了如下的论述:一是尽管按照人口变化及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继续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仍然需要,但已经不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二是尽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依旧重要,但已经不再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唯一追求;三是仅仅是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硬件设施的统一配置、教育质量的标准化并不能深刻反映内涵发展和高位均衡的本质,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更不是教育改革的全部价值追求。
今年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五大转型任务:一是在教育价值上,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二是在教育质量观上,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三是在培养模式上,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四是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突破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五是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突破以行政手段为主推动教育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一)在课程教学方面,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远比机会公平更为困难
上海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国际上或者国内比较中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仍然在学校占主导地位,学校之间课程的执行能力、研究能力、改造能力、开发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
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设施设备、课程内容,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的现实效益需要漫长的过程与不懈的探索与改革;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实现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公平远比得到教育机会的公平更为困难。
(二)在教师队伍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成为教育过程改进的关键要素
上海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等稳步提高。但在人力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主要不是提高学历层次而是专业能力提升、实践智慧彰显的问题。
解决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深层次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调配有型的硬件资源,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优化师资配置,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教育过程改进的关键要素。
(三)在评价改革方面,教育转型中的质量提升迫切需要科学的评价指向
教育价值观决定教育的评价观,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格局和利益的多重性质,很难短时期内在教育内部及外部建构起趋同一致的对教育价值的认识。然而,随着上海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建立反映质量内涵的先进评价体系、掌握科学测评技术势在必行,用简单的分数评判成为教育评价的主流的现象必须改变。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内涵建设、教育的人本价值,让教育过程更加丰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满足等,这是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
(整理尹老发言,内容基本原版)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