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论坛 >

校长研修日志(9):两次参加PISA测试后的思考

时间:2014-11-20 10:17来源:未知 作者:校长:慎玉杰 点击:

 

 

长期以来我最欢的教育刊物之一当属《上海教育》了,她不仅理念超前,更是文笔精美,设计悦目。每次翻阅都沁人心脾,韵味无穷,爱不释手。为c,我还加了《上海教育》官方微信,时不时的看看,养心养眼。近期总有一个栏目《新优质学校校长风采录》时不时地出现,每次都忍不住打开看看。今天终于见到她的总设计师上海市教委原副局长尹后庆老先生。今年9月份刚刚退休,用他的话说已超期服役一年半。尹老先生是国家督学,是一位睿智的学者,素质教育上海模式的架构者,还是理念落地的推动者、实施者,是上海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领跑者。

2009和2012年两届PISA测试上海都是总评世界第一。这两届参赛都是尹老组织的。他就从PISA测试讲起,给我们讲了PISA测试背后鲜为人知的一些事情。例如,如何选学生参赛、测试后的成绩分析、世界的反应等。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查义务教育末期学生是否掌握参与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每三年组织一次。PISA的主题词是“公平而卓越”,它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尺度。

上海15岁的孩子每年大约在10万人左右,参加PISA测试的约5千多人,这5千多人全是在OECD组织观察员的监督之下,抽样确定的。先根据学校的类型,按比例随机抽取学校,然后再在这些学校里按比例随机抽取学生,有职业学校的、初中的、高中的,有上海当地户口的学生,也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2009年测试结束后,美国人写了一篇文章表示对抽样的怀疑,是否外来人口没有考虑进去?因为外来人口大都是务工者子弟对务工者来说,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缺失,子女学业水平整体不如上海当地的孩子。2012年,上海市作了一个统计,被抽取的学生中非上海户籍的占到26%,职业学校的学生占到22%。因此,美国人的怀疑是多余的。用尹老的话来说,“中国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或者说上海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是卓见成效的”。在尹老的报告中几次提到上面的观点。因为,在对成绩的分析中,不仅三个方面上面地区学生的平均分是第一,而且在对各科学科的精熟度(低分率)的分析中发现,我们的孩子低于2级(一共分6级研究)水平的比例最小。美国人评价中国上海“看来中国上海的公办教育是成功的”。

然而,尹老在分析各项成绩时也指出:上海学生每周平均校内上课时间28.2小时,列所有国家(地区)第9位,其中数学、语文和科学课程时间为每周13.0小时,列所有国家(地区)第7位。但校外时间我们花的最多,学校布置的书面作业时间为每周13.8小时,列所有国家(地区)第1位。另外,老师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的水平也非常低。

2009年PISA成绩公布之后,OECD和美国等国家教育部曾委派专员到上海进行基础教育考察与调研,试图寻找上海获得第一的关键经验,他们的调研报告,把以委托管理为机制突破的底部学校质量提升和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教研制度文化作为上海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还有上海的课改、教师的培训制度)

2013年10月美国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造访闵行区蔷薇小学,弗里德曼不听校长汇报,而是直接走进教室听课、与师生随时交流。结束后,弗里德曼非常激动地在《纽约时报》撰文揭示了上海的秘密在他看来,正是学校下大决心给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教师在职业上不停进行发展,才造就了一所所让老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

最后,尹老说:两次PISA给上海基础教育带来了自信心,让我们在世界教育的坐标系中找到了自身的优势,但更多的是一种自省。最核心的是对“优质均衡”内涵的深度审视。没有公平的卓越只是精英教育;没有卓越的公平只能产生平庸的教育。因此,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个教师”的面向全体的优质均衡才能实现公平而卓越的教育质量。

鉴于上海地区基础教育的卓越质量,尹老两次受邀到美国作报告。

                                                                        2014.11.18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