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
第一课时 财产所有权 一、自学: 1、导入新课: "拾金不昧"这个成语哪位同学解释一下? (学生回答) 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 (学生回答)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打开多媒体)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学生回答) 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 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68-75 1)、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 2)、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3)、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意义? 4)、怎样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5)、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办? 二、互动: 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如果有疑难现在组内解决。 2、小组之间展示交流的成果,本小组的疑问可提出来,向其他小组询问,不能解决的,教师解决。 3、师生互动解决疑难。边解决疑难边反馈。 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财产所有权 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2)、财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分权 3)、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4)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做? 协商——有关法律部门——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反馈: 1)、下列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是( ) A、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B、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 C、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 D、公民的合法财产 2)、公民储蓄取得利息,农民饲养母畜生下幼畜,公民出租房子取得房租,这些都体现了公民对财产的( ) A、处分权 B、占有权 C、收益权 D、使用权 3)、八年级学生小丽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50元捐给同班生活困难的同学小芳。小丽的行为是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 ) A、处分权 B、占有权 C、收益权 D、使用权 4)、下列表述中属于公民行使财产处分权的是( ) (1)将自己的衣物捐给灾区 (2)将自己的房子卖掉 (3)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课外书 (4)驾驶自己的小汽车上班 A(1)(2) B(1)(2)(3) C(2)(3) D(1)(2)(4)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
集体研讨 |
|||||||||
授课教师 |
|
课型 |
新授 |
授课时间 |
|
|
|||||
课题 |
拥有财产的权利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了解有关智力成果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基本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在比较中提高正确认识和鉴别合法与非法财产的能力, 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对学生进行采取正当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
|
|||||||||
重 点 难 点 |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掌握维权方式。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权。
|
|
|||||||||
板 书 设 计 |
财产属于谁
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留给谁
无形的财产 |
|
|||||||||
教 学 后 记 |
|
|
|||||||||
教
学
设
计 |
|
集体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