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选的几篇课文都是展现人类探险活动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展现了人类对探险的执著和渴望,任何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人类迈向新领域的脚步。《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描述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登山队员的大无畏精神,让每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使这些怕苦怕累的中学生为之触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成功的自豪以及喜悦,从而可以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但对于篇幅过长的文章,马上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予以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概括故事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4.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
3.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教学设想】
1.了解有关背景材料,增加学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复述课文内容,注意作者叙事的详略。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学习中国登山健儿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
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要求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写作联系起来,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的能力。再联系本文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热情参与,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并且适当插入写作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充分发挥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于课文之中,体验登峰的艰难。
2.朗读法、快速阅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带着感情的朗读,理解登山队员的艰辛。
3.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二课时观赏纪录片《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背景了解展示: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本文就选自这篇通讯。
二、作者介绍:
郭超人(1934-2000),男,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三、整体把握:
1、 教师提示: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大致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内容。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2、整体把握这篇课文。
教师提示:
①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几位冲顶的队员是所有队员中的佼佼者。)登山活动与其他探险活动相比,其集体协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队友的成功,还要有勇气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
②登顶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着意描写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而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于队员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为此,教学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总结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③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学生思考:
①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②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指明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
2、思考探究。
3、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
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
2、 合作探究。
3、 朗读课文。
4、 组内交流。
5、 当堂展示。】
五、课堂练习 :
1、阅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设题意图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注意让学生概括得尽量简洁。)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2、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仿写几句。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笔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没有固定答案,可让学生当堂仿写,要提醒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
2、思考探究。
3、仿写练习
4、合作交流。
5、成果展示。】
六、小结:
中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人的又一大壮举,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使世界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但是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美国在1969年7月21日就已经登上月球了,而中国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机飞行成功。期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当航天英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让中国人飞得更高更远。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全过程录像资料,学习他们大无畏的英现身勇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七、作业设计:
A: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B: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设题意图是把两篇课文连贯起来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1、 5月24日9时30分4名队员向380米高度冲击。
2、 登山队员征服“第二台阶”。 ( 不怕艰险 )
3、 刘连满把氧气留给队友。 ( 勇往直前 )
4、 登上顶峰,完成壮举。 ( 团结协作 )
【教学反思】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是文章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文中很多细节令人感动,语言更是值得品味,还有零散的景物描写都是文章的精华。文章详略处理得当,人物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比较易于把握,这些都离不开多角度的阅读。
这篇课文很长,也只是自读课文,想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就要进行长文短教。但又要达到让学深刻体会到登山队员身上的崇高品质和掌握本篇课文在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基于以上考虑,本堂课主要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概括故事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4.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
3.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此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让学生品味细节,使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学生找到和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累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最后作业的设计是本课的拓展,巩固本文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中采用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为更好的组织教与学,我通过指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集思广益,达到利用集体智慧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