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园地 > 学习交流 >

北师大班主任研修班交流材料(一)到学生中去 王静(语文)

时间:2014-09-03 15:09来源:未知 作者:办公室 点击:

 

北师大培训是我作为老师第一次参加的比较正式的培训,聆听前辈们在教育上的诸多教诲和经验,获益匪浅。各家都自成一派,各具特色,然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那教育的方式即便有所不同,也万变不离其宗,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知道,也都愿意去践行,但是困难重重,相信每个老师都有“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力感。为什么我们的一腔真情总是付之东流,甚至被学生践踏?

在北师大培训的过程中,班建武老师的《如何理解当代学生——青少年文化视角下的学校德育》或许从侧面解答了这个问题。学生之所以会越来越“不领情”,大概是因为我们给的东西越来越“不需要”,或者说给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过于古板陈旧。

时代的发展使得父辈的文化权威地位不断下降,学生越来越“不服气”代表父辈往上权威的教师群体。50后,60后甚至70后之间是10年一个代沟,到了80后,代沟的距离缩短为3年,然而现在的90后,00后之间,一年就是一个代沟。这就意味着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时,老师的教育无异于对牛弹琴或鸡同鸭讲。班建武老师主张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之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因为德育工作主要是要解决教育对象在思想上对事物的认同感,同时其思想认同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我们只有知道学生想什么,怎么想,才能对症下药,设法疏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无论是王君老师各式各样的活动,还是李梦莉老师的用心良苦,其实都是将自己置于学生之间,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理解的前提下开展的。这样的教育活动因而行之有效。填鸭式的直接教育让学生和老师都疲于奔命,效果不太明显,反而是喻于生活和活动中间接教育让学生乐此不疲,愿意接受。学生就像“朝三暮四”那则寓言中的猴子,我们改变一下方式,学生就会易于接受。

能够想学生所想,并化学生所想为我所用,同时以我所想去影响学生所想,那教育活动就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我认为到学生中去,试着从他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理解世界,那么我们的教育或许会变得行之有效。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