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材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
◆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28课时
◆设计时间:2019年9月
◆设计者: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政治组
【背景】
2017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是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是基于2011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2018年十九大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2013年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所提出的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2014年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相关重要讲话;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年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本册书主要是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引导其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党和国家的要求,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道德与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积极适应社会为核心,系统强化责任、法治、国家安全教育。
本册教材内容是对七年级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进一步深入,也对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各册的开展奠定认识的基础。
【课程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引导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意识。
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③形成尊重社会、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意识。
④增强责任意识与法治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能力目标:
①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②认识和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和国家
③让学生认识责任的意义,自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知识目标:
①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②知道形成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守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③理解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④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树立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课程内容】
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为主线,通过对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支撑“大网”的一个“节点”。并由此获得相应的身份,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青少年要努力关心、融入、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互联网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民主的进步,但不良的网络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青少年要树立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同时应该在网络生活中把握自我,遵守道德和法律,做网络的主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知道社会规则既约束自由又保障自由,树立遵守规则为荣,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学会在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体验文明有礼带给自己的乐趣,树立不讲礼为耻,树立有礼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拥有诚信智慧,践行诚信要求,做一个诚信的人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学会依法保护自己,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知道责任的含义及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崇敬那些不计较代价和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负责任的人,知道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共同责任,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正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了解国家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力量。
【课程安排】
|
实施内容 |
课时安排 |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共2课时 |
第一框 我与社会 |
1课时 |
|
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 |
1课时 |
|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共2课时 |
|
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 |
1课时 |
|
第二框 合理利用网络 |
1课时 |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
共2课时 |
第一框 维护规则 |
1课时 |
|
第二框 遵守规则 |
1课时 |
|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
共3课时 |
|
第一框 尊重他人 |
1课时 |
|
第二框 以礼待人 |
1课时 |
|
第三框 诚实守信 |
1课时 |
|
期中考试 |
知识系统梳理 |
1课时 |
期中检测反馈 |
1课时 |
|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共3课时 |
第一框 法不可违 |
1课时 |
|
第二框 预防犯罪 |
1课时 |
|
第三框 善用法律 |
1课时 |
|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共2课时 |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
1课时 |
|
第二框 做负责任的人 |
1课时 |
|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
共2课时 |
|
第一框 关爱他人 |
1课时 |
|
第二框 服务社会 |
1课时 |
|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
共2课时 |
第一框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
1课时 |
|
第二框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1课时 |
|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共2课时 |
|
第一框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
1课时 |
|
第二框 维护国家安全 |
1课时 |
|
第十课 建设美好国家 |
共2课时 |
|
第一框 关心国家发展 |
1课时 |
|
第二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
1课时 |
|
综合复习 |
综合复习(一) |
1课时 |
综合复习(二) |
1课时 |
|
套题训练 |
1课时 |
|
期末考试 |
知识系统梳理及期末考试 |
1课时 |
【课程实施】
1.认真研读教材,拓展学科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法治教育专册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引用了大量宪法条文,教师应能准确解读其含义;教材还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学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中应深研教材,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科视野下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深刻领会编写者意图,避免照本宣科。
2.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关注学习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
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栏目,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知识生成和观念树立的路径,引领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增强情境体验与对话,提高教学开放性
教材编写力图使师生能够与教材内容及设计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如何对课堂生成部分进行恰当的承接、整合、转化,是对教师的挑战。
教学中应加强课堂交互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分享成果并相互质疑,促进反思与自我修正,以达成教学目标。
4.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材的严肃性与教学的活泼性的有机统一,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性的有机统一,教材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成长的有效对接。
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教学充满生命色彩,挖掘地域性教学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反映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使教学充满时代气息。
【课程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权重:30%)
(1)考勤:坚持上课,不迟到早退者得满分;有迟到旷课等要及时调查原因,属无故违纪者扣除综合素质评定分数。(10分)
(2)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及参与互动、小组讨论、阐述自己观点等情况。
课堂参与度方面:积极参与互动、小组讨论、发言的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和批评,并奖励积分。(10分)
(3)作业:是否完成、认真程度、正确率、纠错程度。(10分)
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及不交作业的的学生要一一记录,督促补充完整,同时记入综合素质评定。
2.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权重:70%)
(1)期中评价(20分)
(2)期末考试成绩评价(40分)
达到优秀者每次加20分,达到良好者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