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
济水一中 郭卫锋
一、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究其原因,可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来追踪这一“现象”的根源。
(一)生理原因。
初二学生多为13—14岁,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高峰,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女生体重、胸围逐步向着女性体型发育,他们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日趋完善,内脏机能不断增强,第二性症如浪潮般汹涌袭来。
(二)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
二、主要外在的一些表现
1、早恋
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产生青春的躁动和心灵的波颤,乃至萌发出一种朦胧的爱恋和憧憬,青春期异性之间的这种爱慕和憧憬,正如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一层薄雾,它是美丽的,是一种纯真的感情,是性生理开始成熟,性意识逐渐觉醒和发展的一种表现,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表明,青春期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异性之间释放性心理能量,具体地说,青春期男女之间的正当交往,无论是集体活动,小组活动或其他交往,都可以使青少年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心,在与异性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的性心理能量得到自然的释放。
2、上网
据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的最新调查显示:六成孩子会用电脑,电脑上网无论从便捷的通讯还是从信息教育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件好事情。问题在于青少年的意志力还不够强,容易一头扎进网中,脱身不得。带来了许多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的网络问题:首先是身体健康问题。沉溺于游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闪烁不定的电脑显示屏,会严重损害视力,其次是心理健康问题。性格内向的孩子,因玩电脑成癖,常上网倾吐心声,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孤僻闭塞,难于与人沟通,甚至导致“心理闭锁”。早恋现象也不容忽视,有些孩子毫不客气地进入成人信息世界,在不恰当的时候窥视并模仿成人的隐秘。另外,网络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3、厌学
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教学进度的不断加快,又是新课,又是复习,对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想听老师上课,不想做作业,或是一抄了事,成绩差了也无所谓,进而会产生一些其他问题,在这一点上,进初三以后更应引起重视。
4、爱打扮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注意打扮,喜欢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这是必然的,也是孩子逐渐成熟的象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从用的文具盒、包书的纸,穿的衣裤鞋袜、发型、发夹等都十分讲究,有的甚至用首饰、耳环、化妆品悄悄打扮自己,有的孩子之间相互攀比,消费大手大脚,标新立异以此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1、早恋
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产生青春的躁动和心灵的波颤,乃至萌发出一种朦胧的爱恋和憧憬,青春期异性之间的这种爱慕和憧憬,正如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一层薄雾,它是美丽的,是一种纯真的感情,是性生理开始成熟,性意识逐渐觉醒和发展的一种表现,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表明,青春期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异性之间释放性心理能量,具体地说,青春期男女之间的正当交往,无论是集体活动,小组活动或其他交往,都可以使青少年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心,在与异性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的性心理能量得到自然的释放。
2、上网
据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的最新调查显示:六成孩子会用电脑,电脑上网无论从便捷的通讯还是从信息教育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件好事情。问题在于青少年的意志力还不够强,容易一头扎进网中,脱身不得。带来了许多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的网络问题:首先是身体健康问题。沉溺于游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闪烁不定的电脑显示屏,会严重损害视力,其次是心理健康问题。性格内向的孩子,因玩电脑成癖,常上网倾吐心声,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孤僻闭塞,难于与人沟通,甚至导致“心理闭锁”。早恋现象也不容忽视,有些孩子毫不客气地进入成人信息世界,在不恰当的时候窥视并模仿成人的隐秘。另外,网络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3、厌学
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教学进度的不断加快,又是新课,又是复习,对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想听老师上课,不想做作业,或是一抄了事,成绩差了也无所谓,进而会产生一些其他问题,在这一点上,进初三以后更应引起重视。
4、爱打扮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注意打扮,喜欢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这是必然的,也是孩子逐渐成熟的象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从用的文具盒、包书的纸,穿的衣裤鞋袜、发型、发夹等都十分讲究,有的甚至用首饰、耳环、化妆品悄悄打扮自己,有的孩子之间相互攀比,消费大手大脚,标新立异以此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如果把孩子的成才比喻成一把利斧,那么学校教育就是在利斧的斧刃上下功夫,而家庭教育则是在斧背上下功夫,如果有刃无背,即使这把刀再锋利,它也砍不了树,劈不了材,因为它是弱小的;大铁锤虽然能一锤万钧,却不能所向披靡,因为它有背无刃;只有利斧才能披荆斩棘,因为利斧不仅有刃,更有厚实的背。背是刃的力量支撑,背的厚重与否决定了刃的施展空间。现代人才的竞争,最后都归结于斧背的竞争,而所有优秀的家庭教育,都是在斧背上下了很多功夫。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就讲讲家长要善于运用手中教育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有原则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无私的爱,就是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科学的爱,就是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全面发展。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一个人被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无私的爱,就是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科学的爱,就是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全面发展。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一个人被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
第二个工具是“鼓励”
美国有个教育家说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的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个工具是“表扬”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父母应从正面积极引导;对于孩子好的行为表现,应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适当的奖励。这种教育态度将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美国有个教育家说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的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个工具是“表扬”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父母应从正面积极引导;对于孩子好的行为表现,应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适当的奖励。这种教育态度将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心会增强。
第四个工具是“理解”
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
第五个工具是“陪伴”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
第四个工具是“理解”
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
第五个工具是“陪伴”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
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有的家长只盯着让孩子上大学,但培养孩子上大学不是目标大了,而是目标小了。上大学就相当于让孩子吃了一口糖一样。70年代《人民日报》作过一个调查,问一个农民能想到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农民想了半天说:我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能让我吃上糖!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大学的心情就和那个农民想吃上糖是一样的。不是目标太大了,而是太小了!上大学是正常人应该接受的教育,大学的录取率已经达到50%-60%是没有问题的。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做为一个家长,如果你的孩子硕士毕业了,博士毕业了,可是婚姻不幸福,事业无成,你做何感想?我们要让孩子成功、幸福、快乐!成为真正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怎么样能把他激励起来,是他自己愿意学习、成长,能够探索自然、社会,也就是要让孩子找到我想学的感觉。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需要家长看着做作业,如果一个孩子需要家长看着练钢琴,如果你强逼着孩子做这干那,总之一个家长的努力超过孩子的,那这个孩子断然学不好的!如果没有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不厌其烦地讲道理是毫无用途的,就算家长磨破嘴皮,孩子还是学不好的。当然,我们可以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学习好了以后会怎样……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当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五大缺失:心灵快乐的缺失,成长动力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亲情沟通的缺失和成就感的缺失。
六大忠告:成人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多一份责任,少一分放任;多一分鼓励,少一分训斥;多一份关心,少一分随意;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赏识,少一分自弃。
各位家长,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孩子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