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咱们的语文老师
语文组的教师们也许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远,为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很多事情他们都做得非常好,但是要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时,他们就会谦虚的说,我没做什么,没什么可说的,甚至许多论文比赛、赛课活动也不积极参加,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老师不仅有实力,而且也有相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呢?我们颇费了一些脑筋。
这几年我们的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鼓励老师们参加优质课大赛。05年我组的王桂兰老师代表济源市参加了省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这荣誉对于其他组也许早就不稀奇了,但是对于语文组来说,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我们在组里庆祝了一番,并在全组的会议上鼓励老师们多参加此类活动,为自己、为语文组、为学校争得荣誉。同事的成功给了我们的教师以激励和信心。接下来的几年,我组教师真正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越来越多的同志脱颖而出:07年 09年,王慧芳、董艳老师也顺利进军省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09年葛二霞老师代表济源市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010年,张娟、王慧芳、王巧丽参加市技能大赛,张小锐参加市优质课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张则军在省教研室组织的语文研讨会上作课,也获得一等奖。大家在帮他们磨课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更增强了参赛的信心。相信以后大家会更加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活动。
第二,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培养咱自己的教改先锋。
我们的老师不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工作中常有一些新方法,新举措,但是他们不事张扬,所以必须得为他们搭建平台,把他们请上台,让他们登台唱戏。
常园花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很有研究,颇见成效,她班学生的作文写得都很漂亮,让人看了都眼红。去年她又承担起学校星星文学社首席讲师的重任,指导着学校的文学爱好者写出了一篇篇锦绣文章。作文教学一向是老大难,我们就请她做示范课,让她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整理,为全组老师传经送宝。这次活动受到老师们的欢迎,都认为本土专家一点也不比从外面请进来的专家差,他们的经验更适合我们学校的情况,更适合一线老师们学习、推广,以后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
咱若自称“专家”是有点大言不惭,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咱身边的师傅不一定要有高深的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能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不同于别人的收获,就可以做某方面的小专家。后来,这种交流活动就在各备课组经常举行。同时,为了让大家养成整理和写作的习惯,我们会逼着他形成文字,写成材料,较系统的讲给大家听。在这个过程中,催生出了多篇获奖论文,也酝酿出了多个课题研究,可谓一石多鸟了。
第三,让老师们“全线开花,尽显风流”。
两年来,在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节”、教师节文艺汇演、团拜会等多种活动中,我组教师各尽其能,各显风采。
且不说校园文化节上令人惊叹的摘抄随笔手抄报,也不说在我们的指导下学生展示了精彩的美文诵读、表演了各具特色的课本剧,单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参与了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论坛、班主任论坛等多个项目,别的组有老师感叹说:“语文组的老师们出来,一个个都是铁嘴,既能说又会写,真令人羡慕。”虽然有几分恭维的成分,但是我想还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吧。
咱们教师每天过得很辛苦,也很单调,基本没有娱乐活动,常听老师们感慨:“当教师都快当傻了,除了会教书啥也不会。”真的啥也不会吗?其实不然。2009年教师节文艺汇演上,我们组的小品《新白毛女》吗?剧本的雏形是在网上找的,但是呈现给大家的则是经过了所有参演人员修改的新作。起初挺担心的,害怕这些文静的女教师,严肃的男教师不能演出喜剧味道,谁知一挑选、排练才发现,咱的组员真是锦心绣口,不但可以在学生面前大谈诗词歌赋,也可以在演出中随机应变,出口成章,他们人人都可以集导演、编剧、演员于一体,我们的演出最后获得极大的成功,我们的演员也因此一举成名,让很多同事都认识了他们的另一面。
艺术细胞不缺,运动细胞还没被激发呢!三年前,学校要举行迎元旦运动会,我发动全组的同志都练习跳绳。我清楚的记得,孔祥军开始只能跳几十下,后来越跳越好,1分钟能跳170多下呢,他激动的说:“感谢CCTV ,感谢济水TV,感谢语文TV对我的栽培。”大家在运动健身的同时收获了快乐,也在比赛中赢得了跳绳团体第一的好成绩,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2010年教师节,学校组织咱们去登玉阳山,在车上我就号召大家勇登高峰,为语文组多多积分。结果很让人振奋:女青组前十名我们占了5个;男青组前五名我们占了2个。别忘了,我们组就这么两位男士。他们笑着对我说:“组长,我们可是听了你的号召拼命上山啊,祥军还是男青组第一名呢!怎么样,没给语文组丢脸吧!”
这种集体活动确实能增强教研组教师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各个备课组也经常组织小型活动,或踏青,或唱歌,或会餐,使单调的生活多了几分色彩,也使组内成员间的感情更亲密,更像一家人了。
二、谈谈咱们的教研组建设
09年年底,教研室的杨国顺老师找了几个教研组长座谈,他问:“布置工作时,你们组里的成员若是不听你们的,该怎么办?你们是如何把全组的成员团结在一起的?”他说很多学校的教研组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想从咱们学校取取经。我回答说:“在我们组里,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好,老教师、资深教师最服从组长的安排,最支持组长的工作,所以其他人就不好意思不支持了。”确实如此,我被任命为教研组长时,两位张老师都已临近退休,还有多位从教几十年的资深教师,有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我人微言轻,他们会听从我的调遣吗?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他们在组内向来都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活动,每次组里有工作要布置、分配,年轻人可能还会发发牢骚,说几句怪话,但是他们总是首先表态说:“组长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完全服从组长的安排。”于是反对声就小了,发完牢骚后大家照样各尽其责,认认真真完成任务。时间长了,大家就养成了习惯,工作布置下,很快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新成员加入,新调入的教师都是原学校的业务尖子,身上都带有原学校工作的习惯,但是到这里不久,就会被组内的原有成员同化,迅速融合到这个团结的集体中。
现在,我们组里光是做过教研组长的就有6位,不包括我在内哦,还有市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多位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得主,许多业务能力强、教学业绩突出的年轻教师,和他们相比,我毫无优势可言,我们组的工作之所以还能顺利开展,全部得益于同志们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此我得向全组的兄弟姐妹们说声:谢谢大家!谢谢你们几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年前令人头疼的团拜会。说它令人头疼,不是我一个说的,而是所有的教研组长的心声。好几个教研组长都说,一接到任务,几个晚上睡不好觉,想对策想得头疼。学校要求每组至少要上百分之八十的老师,而且要出精品节目。要咱们这些平时只会吃粉笔灰、批改作业的人去筹划节目、吹拉弹唱,真的是难啊。最难办的是,许多老师都推说自己啥也不会演,宁可罢吃也不肯参与节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绞尽脑汁、说尽好话,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到了团拜会那天,你看吧,一个个节目异彩纷呈啊!短短两天,大家拿出的节目不亚于济源市的春晚啊!而且,触目所及,女教师个个光彩照人,男教师个个风流倜傥。你看,这些平时素面朝天的女教师们,只需化个淡妆,简单捯饬捯饬,在舞台上就光芒四射,尽显青春活力;你看,这些衣着朴素、天天满面尘灰的男教师们,打个领带,戴上头巾,就成了先锋少年,时尚帅哥。想一想,假如咱们不参加这些节目,哪有机会显示咱们这美好的一面呢?又有谁会知道你有这些表演才能呢,是不是?
所以现在想想,我觉得起初大家不参加活动,就是耍大牌,拿着架子,等组长来三顾茅庐呢吧!这是玩笑话,但是我很想代表教研组长说几句心里话:做过组长的人都知道,教研组长不是个好差事,一没钱,二没权,常常要义务跑腿,比别人多做很多事却不一定能得到老师和领导的肯定,有时还会两面不落好。遇到难布置的工作得抢先干,有了荣誉得让出去。辛苦可以不论,没津贴可以不计较,荣誉也可以不在乎,怕的是上头布置的事情老师们不乐意干,还把气出在组长身上;更怕的是任务落实不了,受上头的批评指责,说组长没有组织能力倒还无所谓,更怕说咱组里的同志不团结,不顾全大局。那样的话组长就只能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了。
好在多数情况下,同志们对组长们的工作都是支持的,多数同志都是心疼咱们的组长的,否则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组长不知组长难。”有时我就想,班级都实行值日班长制度,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能力,体验做班长的艰辛,更利于管理。学校是不是也可以实行值日组长制度,让更多的老师在组长这个位置上锻炼锻炼,体验体验,说不定可以发现更多的人才呢,而且工作也会更好开展。
最后,用一句话俗话结束我的发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教研。相聚就是缘,希望我们每个教研组的成员都能珍惜这几世才修来的缘分,团结协作,共同经营好咱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