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认识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哪些内容?上网百度一下,有了这样一些答案:要成为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承认,让学生喜爱的好教师,需要具备:1、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比如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准确的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是一个好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自身素质;2、现代化的教育意识与能力;3、积极应对课程改革能力,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4、树立终生学习与发展的理念。的确,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课堂上已由过去的“控制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之前教学中积累的很多所谓的“经验”到现在可能都已被淘汰,教师要想跟上当今教育发展的步伐,就需要寻求主动发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拓宽学术视野,调整教学行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化成长。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个人的一些想法、做法,就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 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业务素质——教师专业成长之基石。
可能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只要在某个专业有所成就或有些影响的人,他们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对他所从事的这个专业的专业知识一定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与他们交流,第一能感染人的就是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博、精、深。比如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高中历史教师纪连海。也许有人会觉得,做为一名初中教师,是不是没有必要涉及那么多、那么深的学科知识啊,事实并非如此。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后,我由衷地觉得专业知识的充足与全面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来讲,真得是必不可少。
就拿我来说吧,由于长期沉溺于初三化学的教学工作,现在的我已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不论从结构还是系统上都有所萎缩。虽然对于解决现行问题没什么影响,但却总觉得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游刃有余。上学期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项目,再次走进课堂,再次聆听专家的讲解,再次受到新知识、新观念的冲击,自己顿然就有种如梦初醒、焕然一新的感觉。专业化的培训不但让自己在学科知识上有了再次的补充、完善,而且在对教材理解、教法应用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对于一些以前在教学中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一下子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对于自己以后的教学更是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思路。
所以,做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读书、培训、网络等途径及时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相关的边缘知识,多多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从而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知识信息,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如若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那么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定会有很大帮助,也一定能更轻松地教会学生在面临问题挑战时做出理智、科学的决策的能力。
二、 加强同伴互助,带动自身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之沃土。
至今仍能记起初登讲台时的局促不安和心神不宁,多亏有了学校领导的亲自指导和教研组老教师们的及时帮助,才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胜任了教学工作。记得当时的我,可以随时随地向他们请教,不用打招呼随便就能听所有人的课,并且他们还会把在教学中曾经走的弯路和摸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供我借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我们彼此之间还会随时将自己教学中的心得、自己获得的信息和资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我们互相启发着、激励着,进步着,由于交流是坦诚的,不拘形式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解决问题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也是其它任何方式都不可取代的。
如今,网络的普及又为同伴互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平台,教育博客已成为了我们的网上家园。最近几年间,我除了在济源研修茶座有个人博客之外,还在新浪网上开通了个人博客,在博客上我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同行的互动,更有机会获得了专家的专业引领。在平时教学之余,我都会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件等上传发表,不但超越了传统时空的局限,而且也使得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同行们都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并且,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不但使自己的工作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且也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我还经常登录一些名家,名师的个人网页,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与他们进行着思想的交流,对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大有裨益,甚至也可以说是得到了灵魂的升华。前段时间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被朋友掌控的命运》,大意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爱好,其实是取决于你结交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爱运动,那么你也一定是个体育爱好者,如果你的朋友爱写作,那么你也一定是个文学爱好者,那么我相信,如果我们能经常结交一些热衷于教育事业并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人,那么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在教育上有所造诣的!
三、 加强教学反思,助推个人成长——教师专业成长之加速器。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才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
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外,在相互借鉴中反思、在理论中学习中反思也是迅速提高自身素质的捷径。
同行之间多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且还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除此之外,经常上网搜索观看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并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也能使自己在借鉴中走向创新。
此外,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经常读一些大师的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这样才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些年来,我读过的教育著作虽然不多,但也有十几本了,教育家的经典思想、教育家的名言名句,教育家的真实案例都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传统观念都是认为教师应该是师者,是传播先进文明的使者,其实,教师更应该是学者的代言人,只有教师自己始终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跋涉,才会影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所以教师真正走向专业化是以我们自身意识的转变为起点的,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自己打开,让我们自己打开思想,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携手走向人生发展的更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