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园地 > 精品教案 >

《乡愁》教学设计 济水一中 张艳

时间:2014-06-11 15:45来源:未知 作者: 张艳 点击:

《乡愁》教学设计

济水一中  张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简单经历,理解诗人将乡愁寄托在四个不同的物象上并层层推进。

2、能力目标: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通过诵读理解本诗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深刻的主题和近趋完美的形式,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3、情感目标:深刻理解作者深深的怀亲之爱、乡关之思、爱国之情,由背景引申开去,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进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这首诗就是《乡愁》,这个诗人就是余光中。(板书课题)

二、深情诵读,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诗,谈初读感悟。

2.师范读,生标注重音、停顿、语气。

3.生练读,读出感情。

4.小组展示读,相互点评。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过渡: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四个小节的内容。

(预设: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

2.     第一、三小节是否重复?

(不重复,第一节是生离,第三节是死别。生读第一、三小节,读出递进感。)

3.     齐读全诗,读出个人之思、家国之恋。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过渡: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诗人笔下的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1.     你能找出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吗?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点拨:这些寄托作者感情的事物,叫做“意象”。

2.     你还发现这首浅显易懂的小诗有哪些精妙之处?

(小组交流,赏析语言。)

3.     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营造的氛围里飞翔。这首诗的每一个小节其实都是一副美丽而忧伤的画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那个画面。

示例:(大屏幕展示)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出外求学的少年思念起自己的母亲,但是,路途的遥远却使自己飞不到母亲的身边,只好摊开一张信纸,把对母亲的思念倾注于笔端。试想,平日从没有与母亲分开过的少年,现在却远离家乡。此时此刻,这一张信纸流露的是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啊!那一枚小小的邮票又寄托着对母亲怎样的思念啊!

(学生写作、交流,教师点评。)

五、丰富联读,读出诗情:

过渡: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的另一首诗中也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他还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他为什么对大陆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1.     出示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师:离开时21岁,再回乡已经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这首《乡愁》是他在离乡20年,回乡无望时写的,写时仅用了20分钟,但他写出的却是20年的思乡之情。请再次朗读,体会作者20年的思乡之情。

2.     延读诗情:

:余光中写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他的乡愁也是海峡那边一群人的乡愁,出示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离别后 / 乡愁是一棵没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

(生对比阅读。)

六、课堂总结:

台湾,所有中国人的心结。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临终前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2005年,温总理也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可喜的是,跨越56年的时空,2005年春节,台商包机成功起航,台湾的民航业者第一次将飞机驶到首都机场。一位大陆网民写到:“知是前路仍坎坷,却信东风终唤回。”相信不久的将来,那浅浅的海峡不再是阻隔两岸亲人的天堑,台湾定能与祖国母亲团聚!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