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管理 >

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3-02-23 16:54来源:济水一中 作者:高月明 点击: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多是由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生产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更严密,逻辑性、实践性强。所有的规律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或不具备,那么这些规律也就不成立了。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可谓文、理两科特点融于一体。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不能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想要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学生跟着你走。

二、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1.小组成员合理安排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发挥小集体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分组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考虑男女比例、兴趣爱好、学习水准、学习习惯、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5到6人,并且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同学,他应负责讲解,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与此同时在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这样不仅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2.案例分析,展现小组成员安排不合理与合理的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两位老师同上一节“电阻”课时,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用学生分组实验代替书本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材料、长度l、横截面积s的关系。每个小组用已发器材按照课本电路图连好电路后开始做实验。第一个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组内分工指导组间分工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时都比较混乱而实验需要测量的量较多,学生又不熟练。由于组内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又要独自完成整个实验,结果大半节课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小组顺利完成所有实验,眼看下课,教师只得让所有学生停止实验,匆忙将结论告知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另一位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其中1~3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的关系,4~6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S的关系,7~9小组研究导体的电阻R与不同材料的关系。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明确分工、明确具体的小组目标,大大的缩短了试验时间,又很好的完成试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三、不拘一格的精心备课铸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

 1.备课须多次“备学生”、“备小组”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只进行一次“备学生”的过程或“备小组”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以及各个小组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这才是孩子们最需要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备课。

2.教学目标更精细化   教师要根据精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情况,学习内容较简单的,只需要自主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学习内容较复杂、综合性强的,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 (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精心备课,选择最佳的合作学习时机案例分析    如在《浮力》一课中“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出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快乐游戏”和“快乐体验”两个实验,不断的思维,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因素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要预想其中的可能后果,如学生的橡皮泥小船浮不起来怎么处理,每组是否有动手能力强的人,哪一组需要老师的关注等等。

四、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和合作的意识

1.展示   分工展示,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需要和能够展示的方面很多,如原理、过程、方法、现象、结果、推理等等,所以能够给组内每一名成员展示成果的机会,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建立小组共荣辱的意识。

2.讨论 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 在组内交流之前,发挥组长的监督作用使每名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论或两两配合式等。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互助   不光是课堂上的互助,也是课后的互助,在组内结成互助对子,采用1224的方式,可以在课内外第一时间找到帮助你的师傅,帮助解决你的问题。师傅在帮助徒弟的过程中也同时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熟练程度。

4.互评   

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是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合作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各有差异,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每个个体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5.互批互改   

利用小组内学习较快的,进行快速的批改,使批改速度加快有利于及时反馈学情,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6.竞赛   

采取小组竞赛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经过激励的学习行为与未经激励的学习行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进步的动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相互竞赛与相互学习,学生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当同等水平的学生形成竞争时,他们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与其他小组的竞赛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对每一个组员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标。

7.评价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案例: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物理教学的特点,在基础练习,定义背诵,例题讲解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的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根据加分多少给与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五、小组长效机制的建立保障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延续   

把小组延伸到课后,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通过小组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快,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课堂效率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谢毓坤)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