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一中 郭建波
1、 叙写一个你的教学实践中最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并结合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在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三环自主” 学的改革下,我的物理课堂走到了《力》这一节课。我一想: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却抽象难懂,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何不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认知力呢?于是我首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学生开始非常的迷惑:怎样,要上体育课吗?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找一个和自己身材差不多的学生为一个小组,分别向相反方向拉,看谁能把另外一个拉走,拉走别人者为胜。之后,同学生们热火朝天的比赛着,然后我问他们:思考自己为什么胜了或者败了。同学们纷纷不假思索的回答:他的力气太大了,他的力气太小了。我接着说:好,那咱们想一想,除了刚才这个过程中有力外,还有哪些过程中有力呢?“投铅球,打篮球……..”好,那么我们我们大家来感觉一下,力加在我们身上会有什么结果呢?让我们用力的碰撞对方一下,看看对方有何感觉?同学们纷纷开始行动,有的用力推对方,有的用力打对方,而女生纷纷用力掐对方,还有的用脚踩对方,同学们在一起嬉闹着,但是也在总结着,思考着:力让我动了、力让我很疼、力让我前进了、力让我后退了…….但是有一个同学却大声的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用力推小兵,他后退了,我也在后退呢?我说:真的吗?大家都来试试。由于各个小组的学生身材相似,他们还真的都是如此。我趁机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他们积极的思考着,讨论着,体验着,交流着。然后我带着这一帮兴奋异常的而又充满求知欲望的学生回到了教室,开始了这一堂课的总结。最终这一堂课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学生对力的掌握连我自己都大吃了一惊。这也许就是在体验中探究新知,在兴趣中获取能力和知识的最好诠释,当然也并非每一堂课都能这样上,但是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想,去思考,定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向往,果真这样何愁学生学不会知识,取得不了能力?
2、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理念,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各个地方和学校纷纷推行教学改革,并在摸索实践的基础上,定格成一种种模式,然后利用种种模式来规范老师授课的思路和过程。对此,我有以下几种看法:
模式只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而且是在大多数同志不能理解其深刻理念的情况下,可以以书面的形式较为详尽的提出来。可以先让这一部分老师在此课堂模式的约束下,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向此种理念靠近,当然,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但此模式毕竟能在行为上进行一定的强化。
随着老师们对此模式的熟悉和应用,已经比较适应,此时应将模式简洁化,去掉原本一些较为详细的条条框框,让老师们根据需要来进行充实种丰满,可删减、可补充、可合并、可拆分,总之就是在模糊框架下的模式发挥。
然后彻底取消模式。当老师们能够在粗线条模式下,淋漓尽致的发挥时,也就是他们能凌驾于模式之上时,就可以把该模式宣告取消,因为在此时模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果再留下也是一副空壳,还可能约束、限制老师的意识发挥。
说白了,课堂教学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理念,模式经历了强化、模糊、取消之后就要明确的告诉老师们,模式虽然没有了,但它的理念是永存的。而且理念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让老师们多了解学习,掌握这种理念,并发扬光大这种理念。例如我校推行的“三环自主式”课堂教学,它就是在推行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这个舞台充分返还给学生,当然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3、 简要介绍两位教育家的基本思想,并任选其中一位进行阐述。
孔子的思想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一斑,意即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两者缺一不可。
陶行知老先生从他老人家的改名经历可知,他所提倡的应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实践中掌握知识,认识知识。我更为赞同的还是陶老先生的观点,让学生先去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努力的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最终达到掌握这个知识。这样的来的知识是沉淀于大脑中的而且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一旦有类似或相近的情况发生,就会引发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学习的知识不仅牢固,而且灵活实用,不是死记硬背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出来的。但是过去的学习却是反之,要求学子们背八股文、背韵律,最终只是一种死的格式,到头来也只是一种锦绣文章而已。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向陶老先生的思想上发展。当今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当然这种改革的力度还不够,还是不敢放手发展,尤其是招生制度的改革缓慢,势必影响着老师的思想和教学行为,连教育工作者都不明白究竟是要能力还是要高分,这样的教育怎么能搞好呢?能力需要从认知的规律培养,按照陶老先生的思想循序渐进的进行,那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高分只要我们逼着学生多背多记,再加上大量的练习、反复的强化,势必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分数,孰易孰难,一目了然,但是我们需要的还是前者,无怪乎钱老去世的那一天,那么多教授高呼:为什么现今的教育培养不出像钱老那样杰出的人才?何也,就是陶老先生的思想没有很好的贯穿执行下去,当然尤其需要中、高招的指挥棒做以变更,否则谁又会愿意做一个出力而不讨好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