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二霞
我校自从推行“三环自主”课堂改革以来,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一种新的课程文化,一种新的教育生活,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展现在我们面前。语文课怎么啦!一个字:变,在变中求新,在变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首先教育理念要变。变以传授知识为本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变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一环:自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搞好“人文性”教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搞好课前预习,弄清生字词的音、形、义,搜集相关资料,探究文章的写作背景,走近作家作品。探究、交流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性”因素,才能使学生“探其源,动其心”,提高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吃透教材后,不是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观点硬灌给学生,而应指导学生,让学生做学者。
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发现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同一背景下写的。了解了背景,反复吟诵,对照注释,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词中蕴含的词人豪放开朗的心胸,以及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和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同时,也体会到了词人内心淡淡的郁闷。
我给学生定了七步预习法:一圈(生字词)、二查(字音、字义)、三画(好词、好句)、四标(层次)、五批(批注)、六设疑(疑问)、七搜集(作家、作品)。学生做起来有条不紊,我们上起课来得心应手,课标要求两课时完成的教学,我们一课时就能处理得很好。
二环:合作,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意见在探究讨论中发表出来,然后进行交流共享,达到丰富自己知识的目的。成功的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间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还给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合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探究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有难度又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有条不紊地进行讲授,不一定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兴趣,而把任务交给各学习小组,更容易迎合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学习目标需要团队共同活动完成。
课堂中,一些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领悟不同角这样的合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我在教学《女娲造人》的最后环节推荐了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和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等书籍,并要求学生相互介绍喜欢的篇目,交流阅读感受。 色的性格,如分角色表演、分角色朗读、情境再现、演课本剧等。
我认为,合作与交流并非课堂专利,更非新课程的标签,它们的天地更在课堂之外。
三环:反馈,检验成果,学会迁移。
语文教学应注意及时检验学习的成果,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才智。
如我在上《信客》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一个反馈拓展形式:让学生模仿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凸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三种形式——标题、人物事迹、颁奖词,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为“信客”设计颁奖词。
以下是学生的优秀成果之一
标题:驿路上的勇者
人物简介:三十年的风餐与疲惫,已差不多将他的心智与活力吞尽,他依然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扬。
颁奖词:面对莽莽荒路,他恪尽职守,克服来自驿路的凶险;他待人宽容,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带向远方;他任劳任怨,传递人间温暖。他不仅是一个传递者,更是一个战胜人生极限的勇者。
整个拓展环节,学生怀着一种赞赏的心态、兴奋的心情介绍感动中国的“信客”的事迹。这种层层上升的拓展练习带领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了“信客”的精神境界。
我校“三环自主”课堂改革只迈开了第一步,我们在课堂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着,实践着……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像一盏灯,总在不远的前方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吧,在追求的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