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究》赵红志个人课题研

时间:2014-06-11 16:41来源:未知 作者:济水一中教科室 点击: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在课文的展示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教科书穿插大量的历史照片、图片、图表、地图等,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所选人物图片达130幅,配插地图18幅,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在表达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做到了图文并茂版式设计精美。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兴趣,使我们走进瑰丽的历史。这表明插图已经作为教材的重要部分,受到编纂者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历史教材在表达手法上已经由过去的文字表达为主向图文并茂的方向转移。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为例,教材用9幅图片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社会场景、艺术作品、和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地图等,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清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成果、影响。可以说,利用教材插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水平、程度和效果应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中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教材文字内容的开发比较重视,却往往忽视了教材插图应有的功能,也远远没有达到在教学应用中整合优化的要求。比如九年级上册“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课本设计的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比较图中三种古老文字,说说它各属那种文字?猜猜它们的意思?由于本人古文字知识的浅薄,对这样的思考题也是一知半解,学生固然可以猜想,但教师自己都不懂怎么去对学生评判呢?教材编写的意图可能是通过直观图让学生感知象形文字有“画成其物”的特点。可从教师层面来说,仅能感知到这一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对呈现的教材知其然,文字“符号”与“含义”一一对应毕竟能增强学生的感知。总之,插图处理负效化、无效化、低效化会严重影响历史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插图处理也成为教师教学思想、理念的一块重要试金石。

2、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以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以节约教学时间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历史插图的阅读、思

考、分析和比较,加深对教材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现象和历史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挖掘和理解插图中的信息,让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人教版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本人担任过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历史课教学,研究与工作同步;其次,初中历史这门课程综合性强,政史地杂糅但其插图理解应用是有区别的,历史内容主要以历史史实为主线,更有利于研究的开展和课题的反思与总结;再次,如能达到预期目标,则窥一斑而知全豹,有助于后续研究。  

2、研究内容:在教学中,对初中历史教材插图进行理解、串联、整合、运用、反思、总结和提炼。  

⑴释图:弄清楚编制插图之目的说明、内容介绍、作用与建议  

目的说明:通过课标、教材、插图、重要史料互证互参,进行能动猜想、判断、推理,理清插图编制的目的。弄清目的,有利于更好地明确插图在章节中的作用,以图较好地提出使用建议。以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教材插图在各章节分布不同。

内容介绍:图片内容了解是进行插图资源挖掘的前提,也是对插图进行二次加工的基础。在历史教材中,插图又往往具有历史学科的特质,在内容介绍时不能割裂插图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要求。  

作用与建议:对插图功能与作用进行说明,并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⑵串联、整合、优化  

串联即为了共同目的而行动,进行联系。在对插图涵义基本掌握的情况下,从图片形式、内容、要素、意义、功能、作用等方面对插图进行纵横联系,使几个或一串图片容易形成一个共同体,便于进行整合。  

    ②整合就是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比如可以根据教材逻辑、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重难点等角度考虑进行插图重组与三次加工,使资源开发利用往最优化发展。

优化即采取一定措施使变得优秀。在串联、整合、优化的同时,对教材插图的分类、归纳也应同步进行,因为同类插图在其目的、功能、作用上会有其相类似的地方,为对插图的利用研究作好必要的铺垫。

⑶教学应用(假设)  

在串联、整合、优化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如何呈现这些插图?是课堂教学还是试题命制?复习还是新课教学?是情境创设还是史料的选择?是叙说还是活动?是基于“教”的研究还是基于“学”的探索?是发现探究还是接受理解?是史证还是史论?……不一而足。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还是想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插图利用的观察与思考,进而明确探讨的重点方向,使研究行为与过程更有价值。 

⑷课例描述(反馈)  

通过一次或几次典型的优化的关于历史插图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历史插图得到应用,并把应用过程作为课例加以描述,对应用前的假设进行小心地有重点地验证,然后再反思小结。

⑸反思小结  

通过开课、听课、研讨,结合积累的资料做好反思、加工、总结、提炼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中学历史人教版版必修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了大量插图,极大丰富了历史课程资源,研究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材,是新课改的需要。

本课题经一年的运行,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用教材插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课前准备环节

1、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插图

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做好课本插图的使用。人教版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众多的图片,少则四五幅,多则八九幅。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加选择地都介绍给学生,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没有时间,更不可能很好地突出重点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教要专研教材,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运用那些和课本重点知

识、难点知识联系密切的插图,有选择地用。

2、把握插图特点,找准插图实用的切入点

插图是形象化的教材,其画面都体现着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插图和文字部分的关系来看,插图是文字表述的延伸,是为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服务的。因此,要备好图解,就必须先吃透教材。只有在充分把握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图示的目的,找准图示运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这是正确使用插图的前提条件。

例如,我在讲 “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东京街头有了电灯》,学生会有这样一些说法:①东京街头的人们对电灯充满了无穷的好奇,这说明当时的日本人民对西方近代文明尚了解不够,客观上反映了日本历史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给日本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②图片中人们的脸上也露有喜色,说明当时的日本人民对西方文明的传入持欢迎态度,客观上反映了明治维新政策受到一定民众群体的支持。因为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被公认为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所以通过选择课本上这副典型的插图,以“电灯”为切入点,对插图信息进行挖掘,不光加深了对明治维新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搞好问题设计,落实能力培养

插图的使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它需要学生去观察,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综合,需要对这种认识进行说明和表述。而且,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备图,必须备出释图思路、问题设计、讨论提纲,引导学生放开思路,从而活跃气氛,提高学生思维容量,达到通过释图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目的。

□课堂教学环节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

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2、利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根据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插图教学时,不能照单全收,要选择那些有利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插图。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把他们作为解读重难点的突破口,将插图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插图来辅助学习,学生易于理解,教学重难点的落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对插图《签署〈独立宣言〉》的运用。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美国诞生过程中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图片《签署〈独立宣言〉》,思考:这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

我们不妨这样指导学生思考:一、会议代表神色凝重,他们对这个宣言非常重视,说明《独立宣言》对于当时的北美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二、会议代表讨论热烈,他们对宣言内容的拟定极为谨慎,这个宣言一旦公布,必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三、会议代表们身着当时西欧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欧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北美有一定影响;四、会议代表遇到分歧时,采取了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这表明北美人民是团结的,他们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这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样的指导“欣赏”,学生一定对《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插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⑴插图选择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判断插图是否有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材中选用的插图并不一定是非常合理,所以首先要学会判断,对合理的插图,可以加以使用,对不合理的插图,则要当机立断弃之不用,不要有丝毫吝啬。其次,要精选插图,而非面面俱到。我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显著的特点就是插图多。这虽便于教师的选用,但限于课时和教学要求,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需要选择讲解。要重点选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

 

⑵在使用插图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

使用插图的时机要依据课文,插图及其教学目的而有所不同,有的要放在讲读课文之前,有的要与课文讲读结合,而有的应放在讲读之后。在目的上,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使用时机。有时为了达到多个目的,发挥插图的多种功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使用,使用次数的多少和时机,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切不可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要灵活处理。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目时,用多媒体动态显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及制作动画的特点,制作以下画面:首先用闪烁的部分显示出“西域”的位置,明确“西域”的含义,用红色动画箭头显示他出使西域的路线,其次配以旁白简述张骞出使前的身世,然后进入正题,在公元前138年自长安出发,至公元前129年至玉门关,这十年他在干什么?公元前129年至公元前128年他在西域经历了哪些地方?结果如何?公元前126年回长安后向汉武帝报告后又产生了什么效果?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巨大影响。这样难以用语言及其它教学手段表达的《张骞通西域图》就用直观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使学生认知张骞开辟西域同西汉交往通道的漫漫征程。

其次,要掌握好实用的尺度。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好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置,把握好它的使用尺度。具体表现为:

①要准确认识插图与课文的关系,不要把图与课文的内容颠倒了使插图成为第一语言,课文反倒成了插图的附件,致使教学重心偏移,看图说话代替了对课文的阅读。②要把准教材编排的意图,明确插图的地位。明确插图是作为教学的一个资源,还是一种辅助学生学习课本的手段,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桥梁……只有把准了编排着的意图,明确了插图的定位,才能找到插图使用的最佳方式与时机。③插图和多媒体合理有效的配合。主张合理使用插图,并不否认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在动画和声音方面更有优势。制作课件时,可根据教材的需要,根据插图的主要内容和课本的基本精神穿插使用多媒体,使“死”的插图“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插图的作用。

⑶教师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插图的利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这种指导不仅包括上述使用时机的把握,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然一定顺序观察插图,一般是先浏览整个画面,获得整体印象,再查看细部,图文对照,最后通盘赏析整个画面。在观察局部时,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由近到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方法进行。

②要发掘插图隐含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充画面内容之不足,要适时地给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使画面“动”起来,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体会画外的意境。

③指导注意多幅插图之间的联系。如果不加引导,学生对插图的理解往往是不到位的,要么纠结一张图的局部,要么流于表面,缺乏对多幅图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导致得到的结论过于片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利用多幅插图的习惯和能力,以便于学生全面的认识历史。

④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识图环境,免于干扰。在教学实践中,插图的作用不全都是积极参与的,也有消极怠工的影响。如学生耽于插图,忽视了其他内容上的学习,被枝节问题困扰,不能集中注意力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调控。

2、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达到更好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学生在观察使用插图时应掌握一定的方法,避免走弯路。

⑴不能凭兴趣用事。

教材中的插图五花八门、色彩缤纷、形式多样,绝大部分与文字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插图对学生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凭兴趣用事,只看自己喜欢的插图,那样后果是很可怕的,就会失去许多信息的来源,可能还会加重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⑵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与前一种学生相反的是,还有一部分怕遗漏的心理,就怕挂一漏万,所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教材中出现的插图无一例外,仔细研读,结果是枉费了许多精力而抓不住重点。

总之,通过实际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我认识到: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和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教学无定法,只要我们对插图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研究,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科学的方法。

(四)提交的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

研究成果:论文《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附件:

1“关于历史课本插图的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及问卷调查分析

2、主要文献查阅的题目及出处

 

3、活动材料

4、活动、研讨的照片

5、公开课教案

6、论文获奖证书及文章采用通知单

 

7、学生获奖证书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