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三自教育”理念为指导,沿着“丰富内涵,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践行“以人为本,偕行自主”的办学理念,笃行“丰富文化内涵,强化团队建设,构建民主和谐的成长共同体”的办学特色。在教委相关科室的直接指导下,结合我校2012年工作思路,继续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全方位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服务,力争使各项工作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化精神引领,关注教师理论学习,帮助广大教职员工调整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教育科研实践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2、组建我校“教育科研专家小组”,引领、监督、规范科研行为,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做好省、市、各级课题研究的督导管理工作,加大个人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提高我校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注重阶段性小结及成果集结把脉导航。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科研制度,抓好教研组、课题组的团队建设。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研组、课题组的整体素质和团队执行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团队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我校健康中心的软硬件设施,真正挖掘和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其成为我校极具品味的一张教育名片。
5、丰富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各环节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要工作
1、科研常规定向着力,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夯基铺路。
⑴自主学习: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践行“三自教育”为目的,结合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常规教学“新三环自主”(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巩固拓展)的实施,结合教研组和课题组、或者个人承担的个人课题需要,引领教师加强阅读和反思,书写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为教育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寻求解决思路。
⑵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和课题组承担的课题为载体,强化课题组团队意识,集体研讨攻坚,寻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突破方法。践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深化、推进课程改革沉淀积累精神营养,为操盘课题研究夯下坚实基础。
⑶专家引领:继续坚持课题组组长和成员外出学习制度,或合适机会邀请相关专家到校现场指导。力争通过专家报告、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加强专家对我校教育科研、心理健康、全员育人导师制等工作的引领和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改进工作方法,使其更实效、更快捷,进一步加大宣传,树立品牌意识。
2、注重过程管理,强化课题中期检查,确保各项课题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申报的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力度,注重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指导,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校继续实施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汇报制度,时间大致定在3月份进行。教科室主要审阅各课题组的资料;中期检查表及阶段性报告;课题研究博客建立情况等资料。另外还要听取各课题组组长的工作汇报。最后,教科室将组织评估组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对照《评估标准》讨论形成总体评价意见,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将检查结果汇总后上报了市教科所备案。
3、定向课题计划申报。立足教育教学实际,降低教育科研重心,实施草根化个人课题和具有学科特点的教研课题,学校层面的规划课题等要有梯度的计划申报,凸显课题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⑴个人课题:就教师个人在实践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或进行“新三环自主”常规教学,或教师对学生的“三自管理”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课题化运作。
⑵教研课题:以学校编制的“济水一中教研课题申报指南”为蓝本,结合本学科教育教学,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实施学科定向课题申报,并以此形成课题研究团队,集体攻坚。原则上每教研组每年完成不低于两项课题申报和实施。
⑶规划课题:以学校编制的“济水一中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指南”为蓝本,结合我校实际,高级教师或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实施定向课题申报,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原则上我校不低于四项规划课题申报和实施。
⑷其它教育科研活动。①完成2012年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的收集和推选工作。②完成一项市级规划课题和四项省市级教研课题的结项工作。③筹备规划课题研讨课推选工作。④举行省市级科研论文推荐评选活动。
2、心理健康工作稳步推进,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⑴做好广大师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创设宽心和谐的育人环境。本年度,我校继续以“济水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开放。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可以利用每周五、周六学生不在校时间到“互动沙龙”和“温馨港湾”等功能室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组活动”——健康身心、释放压力、丰富生活、提升幸福指数。学生则要在导师的带领下,提前进行预约,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从而为广大师生创设一个宽心和谐的育人环境。
⑵分年级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学生活动,让心灵在释放中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所有七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测试,为班主任和导师正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八年级主要以开展心理剧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在参与创作、表演、分享、交流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九年级则采用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评比的形式,达到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释放中健康成长。
⑶创新实践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①继续开好开足各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课,课堂上,以求达到既舒展了学生的心灵,又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他助、互助,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室和各个功能室,每天接待来访学生。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心理教师和导师结合,或深入到班级,进行沟通,了解情况,进行疏导。在接待中要做到有记录、有档案,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跟踪辅导。
③和全员育人导师制联动,利用《心灵之约》记录本,及时回复疏导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不良心理问题萌芽,从源头上及时控制和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深化。
⑷课题化运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针对“济水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放期间发现的问题,积极实行定向课题申报,以课题化运作方式,通过专职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团队和导师团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
3、全员育人工作扎实开展,强化所有教师德育教育功能的实施。
⑴强化捆绑评价。小组成员间的捆绑评价,要周周有小结,并以等级制的形式予以呈现,体现在“综合素质测评周周看”一栏表上。师生间的捆绑评价要动真格,作为对导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⑵定期开展全体教职工“走千家、串万户”大家访活动。加强家校沟通,重点家访学困生,其他学生可以利用电话家访、网络家访(校信通)等形式,以我们宽广的胸怀赢得家长的理解和尊重。以我们老师们认真的态度、敬业的作风、无私的爱感动家长,感动学生,树立我们济水一中教师良好地社会形象。
⑶抓好横向交流,推动整体发展。每学期要至少组织一至两次的横向交流评比活动,推动全员育人的全面开展,另外,每学期末都要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教师个人予以表彰,激发全体师生争优创先的积极性。
⑷用好管好“心灵之约”记录本。“心灵之约”记录本是导师与受导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传递心理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学生感到困惑甚至羞于启齿的心里话向导师倾诉的一种载体,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导师应让学生感到安全感,唯有此学生才肯说心里话,若你的学生在“心灵之约”记录本上,写的都是纸面文章,只能说明学生对导师还缺乏信任,导师要给予启发,只有达“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老师也才能对症下药。其次,心灵之约记录本要批改(开药方)及时,学生可能很期待,根据记录本上所反馈的信息,有时还需要和学生单独面谈(谈心),给学生特别是叛逆的孩子及时的指导。一般一周一次,根据孩子的不同的情况特征,也可以一周多次或两周一次。
⑸班主任一定要抓好“综合素质测评周周看”的落实。努力为学生创设“不好意思不好好做人,不好意思不好好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自教”能力。
济水一中教科室
2012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