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园地 > 教师风采 >

复习课的备课与上课

时间:2020-12-24 16:05来源:济水一中教导处 作者:张杜娟 点击: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难就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上复习课的老师棘手的并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忙乱而远离井井有条,最后导致“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今天,我就以上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要解决以上问题,我首先分析复习课的特点、确定复习课的原则,然后,讲一讲如何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方案。

一、复习课的特点

1.似曾相识的疲劳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程度会越来高,他们对学过的内容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书了然,关倒书茫然,但是,已学过的知识对他们又会产生审美疲劳,不想再见。

2.时间短、头绪多、容量大、节奏快

3.对教师的要求高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大纲和考纲,了解知识的纵、横向以及内在联系,如:语文要知道每单元的语文要素,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逐层递进,历史、政治可能还有古今中外的联系。

4.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时间长,很难将支离破碎的知识连成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5.需要知识的迁移性训练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堂设计等都务必尽量避免重复。只有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方法、内容、形式和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性训练,以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课的教学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老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但是,老师也不能因学生的整理而偷懒,学生和老师要分别整理。在复习过程中要先让学生疏理知识、让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判断错误,再由老师综合,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针对性原则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谈到针对性,我特别强调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复习过程中,一要针对班情二要针对学情;三要针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四要针对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五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紧扣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的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4.实效性原则

复习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弄懂原来不懂的东西、捡回遗忘了的东西、强化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还应遵循实效性原则,要讲在关键处,练在薄弱和紧要处,再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三、怎样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教案

(一)摸准学生情况

怎样才能摸准?(即用什么方法摸准)

1.平时留心学生情况

平时要统计、记录学生情况

2.深入调研学生情况

可用表格式、问卷试或试卷式的方法(接新班之前)

3.个案调研学生情况

将以上归纳、总结、分析,经过统计学处理

这样就能较为准确的摸清学生情况。

(二)制定教学方案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差(时代)有不同的教学方案。

1.处理好三种关系

(1)教材与基训的关系

复习课,容易重教辅资料轻教材。众所周知,教材中的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所以,复习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把其中的重要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变式练习或对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全新设计,设计出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以便牢牢抓住基础。然后,再用基训大白卷上的练习巩固和拓展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看书与练习的关系

复习课往往重练习轻看书,我们要把看书和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看—练—讲或看—讲—练—讲的方式。不过,老师在要求学生看书之前必须告知他们看书的目的和任务,否则学生要么不愿意看书,要么看书之后也没有收获。

(3)讲解与练习的关系

复习课还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重讲轻练或重练轻讲,二者均不可取。在复习中应该讲练结合。我认为采用练—讲—练—讲的方式或讲—练—讲—练的方式较好。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当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归纳知识要点(可由学生归纳),然后再做巩固或迁移性训练。第二种方式是根据教学目标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再做针对性练习,通过评讲巩固复习内容,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制定出五个流程

(1)预复习

上新课时,大家都比较注意引导学生预习,但上复习课前的预复习则往往被忽略掉。预复习在复习课中也很重要。为了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老师必须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事先归纳整理即将复习的知识点。

(2)课堂活动

上新课时,我们都会注重课堂活动,但上复习课时容易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兴奋起来、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在复习课中也能开展课堂活动。

如:①让学生在课外对重点词汇、重点语法进行归纳,选归纳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归纳。

②把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天安排2-3个组准备一些易错的题写在纸条上,每组选一人到讲台上用投影仪把这些题展示出来并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搜集易错的题和巧妙的题,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③做完专项练习后抽5-10名学生到黑板上把原始答案写出来。然后分组讨论,再把讨论后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打出分数,给予评价,老师再有的放矢地评讲。

④让学生评讲练习。(事先要让他们做准备)。

(3)趣味性

复习课的内容多,涉及面广,稍不注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但备课时如果把趣味性这一点考虑进去,那么,我们同样能把复习课上得更生动有趣语文课可以男女生比赛记字词。可以举行古诗词朗诵赛记古诗。可以开火车赏析诗歌。

英语在①游戏,如:传话游戏、Bingo、单词接龙、击鼓传花(持花者说短语或造句);②单词竞猜(用三星智力快车上的方式)③抢答(可用开心词典上的方式)④接龙复述课文⑤表演⑥把课文画成简笔画再让学生复述课文等。如果要做到课堂生动有趣,老师必须用心备课,自己动脑筋设计课堂活动,可借用电视上使用的一些方式。如。

(1)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

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

(2)清。“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线——面——网的总结,做到把点串成线、把线联成面、再把面结成网,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

“清”的过程是疏理、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

(3)析。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4)练。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知识、知识技能的纵横联系,突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辨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评。评,包括评价和评讲。

评价是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

评讲是老师对练习进行分析、讲解。评讲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提炼、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呈现形式的总结。

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和原则,确定教案框架,这是方法准确、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案是重点,如何才能把学生情况摸准,如何才能让教案有效,这是水平,也是各教师之间的差异。

所以了解了特点、确定了原则、懂得了方法,还需要老师的不断学习与充电,提高水平,把握全局,才能较好地上好复习课。

(一)变“牵着走”为“引着走”

我们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教法老套单一的现象,比如: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不放心,包办代替,讲的过多,一节课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太少甚至没有;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过多,过犹不及,把很多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安排了自学,让学生“死肯”,结果浪费了时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三是教师讲解不到位,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学生学的不透彻,模棱两可,不扎实,效果差。实践证明,初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比较强,所以对那些通过自己阅读和思考就能学会的内容,最好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他们阅读和思考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能大大提高针对性,还能突出复习的重点,解决学生所需,教学效率会明显提高。选准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是保证复习效率的前提条件。比如: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描述性知识,很适合先学后教的方式。相反,此时若老师多讲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对于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及理论性强难理解的知识,就应该采用启发引导学习的方法“先教后学”,教给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变“牵着走”为“引着走”,省时又省力。

(二)变“题海战术”为“精挑细选”

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知识延伸到无限,习题无疑就成为最恰当的载体。可是当今课堂仍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训练的题目质量差,随意性强,思维容量及价值不大,训练后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的提高。二是讲一练一,机械模仿,应变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钝化” 了学生的答题能力。三是对训练的题目不进行精挑细选,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使学生产生厌倦做题的情绪,失去了学好化学的兴趣。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设计和精选高质量的训练习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点。建议从历年的高考题目中选择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题目,必要时可对高考题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做题不多,但题目质量高,思维容量大,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

我们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髓,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解题思想。在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对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从不同的侧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善于归纳总结的方法。通过总结,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

二是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的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巧解巧算的训练,开阔学生的思路。

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思维的驱动力。这种能力是在老师平时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条件。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价值。

三、效益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商世界,也就是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认为: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其实也就是一个良好的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不仅要“效果”、“效率”,还要关注“效益”。

(一)态度是成功的阶梯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高三作为最关键、最紧张的一年,好的心态无疑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用积极地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一切困难和挫折,在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快乐地学习,高效地学习。

(二)细节决定成败,规范赢得高考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化训练,要求不严格,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答题不严谨、容易出错的陋习。高考中因此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做到:

一是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特别是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中。

三是限时限量,对学生进行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规范训练。

四是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五是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六是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

 

 

      (责任编辑:谢毓坤)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