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刚刚进入济中的新朋友们:
大家好!按照学校安排,我今天给大家汇报我的课堂教学艺术。说实在话,刚接到这个任务,我实在有点诚惶诚恐,毕竟在济水一中的大家庭里课堂艺术水平高的大有人在,害怕我的浅薄会给青年教师带来偏颇,误人子弟。推脱不下,这几天我在晚上思考我的课堂教学艺术究竟是什么,想了几点,如果你能从我这里看到失败的教训,希望你能在以后的教学中绕过;如果你能在这里看到成功的微光,那就让他变成适合你自己的教学智慧。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比如说当你在买一双鞋子的时候,可能你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双鞋子特别的好看,但是你自己就不是这样觉得,在你自己看来,这双鞋子也就特别的普通。这个时候就算你身边的人都觉得这双鞋子很好看,可是如果你自己不是很满意的话,那么对你来说,这双鞋子就不是一个很好看的鞋子。同样的道理,在课堂授课艺术上,你也同样需要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和最擅长的,在以后的成长中你会成长为什么样的风格,你必须自己搞清楚,只有这样你的成长才会更迅速。
我们常听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当我们还有一句话“贵在得法”,所以我们刚毕业的老师首先要走进“教有常法”,当教的“常法”和个人的特质结合起来,这样的老师就具备成长为向孔校长这样教育专家的基础和潜质了。
知道标准,找到差距,进步就会非常快。啥是一节好课?我用上海冯恩洪老师的标准同大家分享:一节好课是问题引领的课,是合作探究的课,是控制合适、走出“教教材”、走进“用教材教”的课。
问题引领:通过有效预习,新知识可以分成两部分,学生看得懂的新知识和学生看后起疑的新知识。看后起疑的新知识就是问题,问题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我们在上完课后会觉得这节课上的不舒服,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那就恭喜你,因为你发现学生问题所在,你就需要动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进入“教无定法”,你就需要转换思路“教有多法”,我认为一节课有缺陷才是最好的,才能激发我们上进的欲望,才能去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合作探究:集体智慧永远高于个人智慧,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不代表四到六个人不能解决,让学生从小在老师的带领下诱发合作的需要,参与合作的过程,享受合作的成果,养成合作的习惯。
合适:面对相同的教材、有差异的学生,让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都实现发展,课堂需要合适的教学过程。常识告诉我们,让有差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在最近发展区里实现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如果是“教教材”,一定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如果是“用教材教”,一切就会另当别论了。课堂需要结束“教教材”,走进“用教材教”,给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设置“伸出手来够不到,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
在咱们学校集体备课时,大家能在主备课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第一次备教材,第二次就需要老师自己对照班级情况进行二次处理教材和上课内容。如果能和学生的有效预习检测有效结合起来,也是教学成功的最关键。基于学情的掌握,教师进行第二次备课,基于学习目的导出最佳问题,设置问题解决的路线图。这样的课堂就不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而是高效率的好课堂。当然,二次备课“帮助老师,成就学生”是一个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但是好的课堂从来不是追求完美的。
合作最难,难在培养小组高效合作的培养,他需要老师课堂实现理念与行为的转变,引导有领导力的学生争当学习小组长,形成小组文化,课堂植入即时评价、有效激励的元素,
合适,需要提高教师读懂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一门学科知识点有多少,能力要求是什么,这是国家标准,国标是相同的;学生的起点不同,知识点不等于合适点,合适点在哪里,这是校标,是因校而异的。基于国标,基于知识点与合适点,围绕每一个合适的知识点,要研究题型有几种。题目是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在农耕经济时代,因为信息闭塞,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能是正确的。今天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时代,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误人子弟。学海无涯更需良师导航,老师“下海”概括出题型,才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学生在良师的带领之下,走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控制合适本质上是提高教师读懂教材的能力,通过两次备课,读懂了学生,既读懂了教材又明白了学生在哪里的教师是良师,更是恩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当你能用最合适的方法来教学时,你就会拥有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责任编辑:谢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