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

“三环自主”模式引发的教育变革

时间:2009-10-10 14:03来源: 作者:卫强 点击:

 
-------济源市济水一中新课堂探索之路
支部书记、副校长 :卫强


作为济源市规模办学最早,办学规模最大的市直属初中,济水一中走过了从“质量强校”到“文化兴校”的一段辉煌历程。在济源人民心目中,它是真正的教育品牌,对于外地来这里投资创业的人士来说,他们会义无返顾地选择让孩子上济水一中。人们说它创造了济源教育的奇迹。但是在辉煌和奇迹的背后,不是学校的优雅的环境,不是学校的优越的区位,不是学校的先进的硬件,而是它保持了十多年始终遥谣领先的不可动摇的一流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品牌。
如果说过去教育质量奠定了济水一中作为济源基础教育排头兵的地位,那么今天,以实施新课程为主要内涵的“三环自主式”课堂教学改革则成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环自主”模式引发课堂变革

   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来自行动:“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的提出
课堂是教师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内涵发展的主战场,因为在课堂上课程改革的成果得以体现,教学艺术的魅力得以展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态得以反映,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得以凸显,新的文化载体得以形成。
自2002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济水一中领导苦苦思索的问题。改革意味挑战,更意味着希望。他们敏锐第意识到新课改无疑是“第二次创业”,实现学校的再次跨越必须有一条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路子。
     谈到课堂教学改革,段和平校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存在的,没有引发课堂教学行为变化、教学关系优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很难成功的。从当今新课程改革走势来看,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把注意的焦点进一步转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自主性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层面,促进课堂新模式的重构。这种模式没有现成的结构框架可以照搬,步骤也需要自己摸索,但是方向必须明确,那就是把学生引向‘会学、善学、乐学’道路的自主学习模式。”他多次在教师会议上强调“模式不是唯一目的,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模式的构建,我们部分教师就很难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羁跘;如果没有新的课堂文化环境,新的师生关系、新的评价机制、新的校园生活重建,我们就只能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摸索,课堂改革就永远走不出教育的实验田。”
    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来自行动。济水一中这种认识的产生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来自对教育形势、学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来自对改革的深刻反思,来自与时具进的学习思考。
    为了帮助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段和平校长、卫强副校长亲自带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从江苏洋思、河北衡水,辽宁盘锦、山东杜郎口到郑州47中、沁阳永威中学等,教师们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每次学习回来,学校都要组织学习报告、座谈和展示课活动,让外出的教师谈心得体会,升华思想,并结合本校实际,上好汇报课。这样的学习活动每年都有好几次,不仅促进了课改成果的校本化,而且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交流中,其他教师也都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观念不断刷新。有了领导引领,同伴合作、团队互助,大家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更高了,全校迅速掀起第一轮课改热潮。
    在“走出” 探索学习的同时,学校还引进课改“专家智囊团”,为课堂把脉,为教师引路,为改革导航。陈大伟教授就是其中大家熟悉的一位。他多次来校参加教师的校本研修、专题研讨活动。教师们总不忘抓住观课议课的机会,向他讨教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和困惑。在与专家零距离对话中,大家对课改又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初三的牛利民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刚调入学校时恰逢课改实施的第一年,从初一到初三,一路走来,她深有感触,“通过实施新课改,以及不断反思实践,自己的课堂观念真的变了,备课为学生而预设,活动为学生而展开,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和谐氛围。”牛利民老师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受到启发,于是,针对活动趣味性、新颖性、主体性、参与性特点,她把这种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自己和学科教师做起了“课堂剧本”的编导。在元宵节前,她动员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举办了一次“活力12”的班级综艺活动。从“知识抢答” 、“智慧闯关”、“败者复活”到“火眼炼金睛”,从知识竞赛、亲子互动小游戏到生活情景剧,几乎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她只是旁敲侧击做了些指点,没有想到学生的策划和表演才艺令她非常震惊。学生家长、任课教师都在学生的策划范围内。因为没有流于形式,所以活动效果非常好。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她还将趣味游戏引入课堂,开展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以致用。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自主学习”,这一点给济水一中教师影响很大。为了打造自己的课堂模式和特色,他们一方面吸取外地改革先进经验,一边自己总结反思。市教学研究室的领导、教研员经常被邀请到校进行具体指导。学校领导还经常争取各类优质课、研讨活动、教学现场会的主办权和协办权,从而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并借机向相关领导、专家、教师们征求课改的意见和建议。2006年,在学校举行的首届“三同课”观摩研讨会上,教教研室、师训科等领导现场指导,对学校多位教师围绕“同一学科、同一章节、同一课时”现场做课的举措表示赞赏,对教师基本功和落实课改理念的情况是一次很好的检验,同时锻炼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2007年4月,学校领导综合学校改革特点和以前积累的课堂经验,初步提出了“三环五步”课堂模式的构想。多次召开备课组、教研组专题会议,围绕这以模式,开展“自主学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征集、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各个学科组、备课组对课改来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整合,现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如物理组的“”;政治学科的“三环四步教学”;语文学科的“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生互动—拓展延伸、综合反馈”三环六步课堂模式等,在实践中效果明显。
    为了检验课堂改革成果,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教学开放周暨课改专题研讨系列活动。教育督学、专家、教研员、兄弟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被请来当参谋、当老师。通过观课议课、评课,座谈、实地查看,问卷、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提意见,集体出谋划策。2007年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发放课堂教学调查表2000多份,专家、学生家长兄弟学校领导、教师等1500多人深入课堂观摩听课,和学校领导、教师就不同课堂、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一起座谈交流、研讨。这样的大型的教学活动每学期都有,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
这种开放、务实、虚心、大气的态度让不少家长感动,也为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天大道。
    “活动让我们不断感觉到压力,但是对课堂改革促动很大,真的下功夫去做,按照新课程理念去实践,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了,课堂活了,效率高了,师生也关系融洽了,负担反而变轻了。”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
    正是借助于这种开放务实的态度和大胆开拓的精神,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已经从一种理念逐渐转化为教师们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并经由不断反思提炼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大思维和管理的大智慧。随着探索的深入,他们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师对课堂方法的不同要求,经过多次研讨,“三环五步”课堂模式被修订为“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学科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探索创新,课堂改革必须该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空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学不好的学生:三环自主模式的形成

    课改理念的不断落实,使济水一中人更加坚信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学不好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学生首先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他们把课堂改革的焦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更好的学服务。以学生学的方法、学的习惯、学的效果、学习的进步参数和快乐指数来衡量教师教的艺术、教的方法、教的水平。在他们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习惯、性格、兴趣、基础的差异。他们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开展“个性化教育(学生个体课程)”和“班内小组教学”等研究。每个班级都建立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策划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方向,开展探究活动。现在,每个班级的不同学科都有固定的自学小组。小组自学实现了大班额“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教师正视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政治课上,他们将生活热点引入课堂,使学生对政治问题产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感受政治学科的魅力;语文课上让学生踊跃参与作文点评,为“学习标兵” “读书标兵”撰写颁奖辞,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数学课上,他们引导学生探究隐藏在公式后面的规律,从结构的高度来自我设计教学;外语课上学生开展了“我为奥运添光彩”等话题的热烈讨论和演讲比赛,加强了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物理课上,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史事故事穿插课堂教学中,以人文精神树物理学形象;化学课上,通过开展学生对改进实验装置的讨论与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现在,课堂上少了教师的“一讲到底、一议到底、一练到底”,多了教学的“空白艺术”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少了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机械地放映幻灯片的教学,多了教学的“精彩生成”、“返朴归真”。
    在“读书促我智慧教学”、“课改伴我成长”青年教师论坛上,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阐述了自己 “探索自主课堂教学理论”的真切感悟,并邀请了各年级学生代表一起参与论坛的讨论。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广泛的沟通交流,不仅推动了教师对“三环自主课堂”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动参与性,推动了新课程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和优化。
“给教师自主发展的权利,为学生开辟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相信,自主的天空下,我们的教师可以以专业发展成就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引领下,飞得更高更远。”热心课改,学校主抓教学工作的卫强副校长对课改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改革是一种打破,不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新的教学秩序很难生成;改革更是一种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但是,我们不能故步自封的在自己的圈子里搞改革,那是“闭门造车”,是没有结果的。我们既要立足课堂进行改革,又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放眼世界去学习,既摸着石头过河,又自己修路搭桥。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作为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他深刻认识到,在改革攻坚的时刻,专业引领和课堂引领的重要。为了完善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他亲自主持了《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初中学业不良学生的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研究》《初中生学习心理研究》等国家和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对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学习问题进行探索和实验。他说:“只有自己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并不断上升理性的高度,才能在实践中指导好全体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引领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他带动下,一批热心课改的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投身 “三环自主课堂模式”等教学实验。他们一直在自己走路。因此,他们的教学改革始终贯彻这样一条主线----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成长的主人,让教师自主发展,做职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主人。
    学习,使他们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探索使他们思维不断拓展。2006年,他们大胆改革教师集体备课形式,首推“初备”“复备”“精备”———“三环”复式备课模式。把集体备课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并以此为突破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初备更加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精备使每个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情抱着反思研究的态度,二者进一步张扬了教师的个性;复备环节将自主构建与团队共建紧密结合,变教学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设计,变一人主备为人人主备和师生共备,教案的预设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贴近学生学习。
    备课创新带来课堂革命。他们围绕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不断掀起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新高潮。以团组公开课、全校观摩课、三级优质课、专题研讨课为龙头,引领全体教师围绕“自主学习”的课堂设计新“学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大胆尝试新模式、新方法;以“每课一得”为载体,要求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写课堂反思,积累课堂成功的经验或闪光点,把课改引向深入;以教学开放活动,向专家、教研员、学生家长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回报,检测课改目标落实;以专题研讨破解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和困惑,为教师指明方向;以“教师论坛”,宣传营造课堂改革的氛围,通过每周一次的“课堂精彩交流”,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不仅带动了教师主动钻研“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问题,而且带动常规课堂教学改革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载体,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新文化、读书文化、节日文化、教师文化、宿舍文化和家庭文化,为课堂改革营造了良好氛围。
    2008年经过多次研讨、总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他们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特色-----“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
“三环”就是“自学---互动---反馈”。自主就是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教学改革的主动权给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自主展示、自主反馈,贯穿一条主线。“互动”是课堂活动生成的载体,教师的导学,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探究,由师生共同预设、共同生成。课堂交流是多向、对象是多层的,评价是多元的。课堂是生态的,教与学有机统一,学习充满生机。“反馈”是教学方法与自主学习效果的调控机制。他们通过小组交流建立初级反馈,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就可以解决;通过小组发言,组际交流建立中级反馈,问题可以在组际间得到解决。通过集体讨论,质疑探究建立高级反馈,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集中解决。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以学科代表为核心的学习小组,成为对课前问题的收集,课后作业检查的信息采集、总结、上报的第二反馈系统。自主给了教师改革更大的权利和空间,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成功。
    “三环自主式”课堂模式是教师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推广中很受教师的欢迎:一是有清晰的课堂操作步骤,分为三个环节,自学-互动、反馈,可操作性非常强,教师易上手。二是学生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合作自主的科学探究,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三是教师、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都可以在三环下,自主构建教学步骤和策略。这就是“自主式”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三环自主式”课堂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结束了一言堂,学生作业少了,教师备课活了,大家的负担减轻了,学习率提高了,教学成绩上去了,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教师由教会变成了会教。在这样的氛围里,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自主是一条主线,互动、反馈为两翼,一主引领,两翼齐飞,这里的莘莘学子在新课程的天空下,飞得更高更远。

    “三环自主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构建“三环自主式”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这个过程是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大胆尝试的过程;也是努力建设一支自主、创新、合作、敬业的优秀教师团队的过程。
    为了打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近年来,他们坚持从凝聚学校精神入手,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 塑造教师灵魂,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精心打造“自主发展、和谐育人”的教师团队,实现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最佳结合,引领教师在“三环自主式”课堂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实现向更高境界的专业方向发展。
    精炼教师生活:通过开展“爱岗、爱生、爱校” 主题演讲,举办“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座谈会等,让老师们感到自己是课堂改革的主人,教育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同时,我们提出“既要精彩的工作,也要精彩的生活”的口号,节假日开展“游学活动”,组织教师到外出参观学习和旅游,让教师们走出“象牙塔”在“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活动中,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体验教育生活的乐趣;通过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和各种智力游戏等,让教师释放工作的疲惫。以“读百部教育名著,做学者型教师”、“读书促我智慧教学”、“读书伴我快乐成长”等为主题,开展读书成果展评、演讲比赛、团组报告系列活动,打造“书香教师”、培育教师书香文化和团队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和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了教师课改的热情,在课堂实践中,开展智慧教学,做智慧教师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锺炼教师专业:我们提出“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 的要求,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专家型教师团队。通过建立“导师制”,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队”、开展“教学能手” 、“功勋班主任”、“十大文明教师”、 “三级优质课” 评选以及“四课” 、“名师大讲堂”及“教学模式探讨”“教师论坛”等活动,锤炼教师的教学风格,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读书、学习、研究、创新氛围, 努力形成“自主、轻负、优质、快乐、高效”的教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学校鼓励下,许多教师通过建立专业博客、撰写教育述事,开展案例反思、网络研修,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活动,凝聚集体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塑造教师灵魂。内动力源于凝聚力,凝聚力源于团队精神。济水一中教师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特别是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师受益更多。一节节优质课的背后,是全组人的辛勤付出;一次次大型活动的开展,是许多人的整体配合;老教师毫无保留的传、帮、带,新教师不遗余力的赶、帮、超,协同作战,真正形成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和谐氛围。现在,每个教研组、备课组已经形成自己的团组作风:和衷共济的政史地组、浸润书香的语文组、团结拼搏的物理组等,都成为无声的教育力量。他们在成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获得了自我发展的广阔的空间。

    “三环自主”模式引起校园文化重构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校园文化、教学关系的重构。要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改变分数至上、效率至上的现象,为每个孩子自主发展构造和谐空间。我们以科学理念为引领,通过重构师生关系、重建校园生活、重塑学校文化,为课堂改革培育自主发展的文化土壤。这是实现自主课堂的奠基工程。
    重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石。在实施“三环自主”课堂改革中,他们坚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原则,努力构建一种合作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树立“三心”( 爱心、耐心、信心)、改变“三不”( 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做到“三个一样”:( 对待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家事一样、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同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努力扮演好“四角色”: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激励者、学习的促进者、心理的疏导者。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姿态去建设心灵的世界,用健康的心理打造心灵的和谐,构建和谐学校人际关系。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里,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被充分激活,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人。
重建校园生活:新课程呼唤建立新的教育秩序,重构新的校园生活。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都说明校园生活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们坚持从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而不是学生升学的角度去构建;坚持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去定位校园生活。把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纳入“生活世界”来设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把构建新的校园生活纳入学校内涵发展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依据教师、学生兴趣、本能、需要、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经形成的习惯和真实世界的可能性来构建新的校园生活体系,将所有的活动置于特定的校园主体文化的背景下,通过设立校园文化节、读书节,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等,围绕学生发展目标设计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活动项目,表现方式、评价机制等,将学校原有的体育、文艺、科技等团体活动与第二课堂有机组合起来,打造了新的校园生活载体,形成了新的师生共建共享的生活新秩序,有力促进了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的开展。
    重塑学校文化:以特色班级创建为载体,围绕让“班徽闪耀、班歌嘹亮、班旗飘扬,班魂永铸”的目标,创新班级文化,为课改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我们开展的特色班级命名、班级文化墙的布置,班徽、班训、班级公约的征集,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以及好书我推荐、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等活动,大家围绕 “一班一特色、一组一主题”,创造性开展班级新文化建设活动。如七年级4班围绕 “快乐之家”,自主设计了“快乐读书、快乐学习、快乐助人、快乐竞争、快乐成长”五个图文并茂的班级文化板块,将教室的墙壁布置装点一新。精美的图片、文字和彩绘表达了班级共同的理想追求,人人胸前佩戴 “笑脸”标志的快乐班徽,进一步营造了快乐、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七年级13班被同学们自豪地称为“和谐之家”,班级文化围绕“和谐”这一主题进行构建,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爱心信箱等活动建设书香班级、和谐之家,评选一周和谐之星、一期和谐家庭,形成了家庭和谐、师生和谐、同学和谐的班级文化。 阳光七班、奋飞六班等班级将“班级形象栏”、“班级公约”、“班规班训”、“学习园地”“班级风采”、“班级之星”等栏目的设置与班风、学风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精神面貌、兴趣发展等巧妙的融为一体,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主题鲜明的文化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校园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宿舍、卫生区以及教室外的长廊划分各个班级,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特色的文化栏目,使文化与生活、学习、活动、健康融为一体。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剪纸,亲笔创作的书法和绘画,设计的人生信条、佳作展区、榜样昭示等栏目,形成了以“自主、探究、交流、快乐”为特色的课堂文化,以“生日文化”“健康文化”“心理文化”为特色的宿舍文化和以“书香班级”“和谐班级”“阳光班级”等特色班级为代表的班级文化。
    新的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课堂改革的产物、也是课堂改革的载体和内涵。二者的共生共建,充分显示了教育改革的强大生命力。课堂在课改中变革,课改在课堂升华。在构建“三环自主课堂模式”过程中,他们欣喜地发现,新的课堂教学正悄悄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通往充满生命力的自主学习的课改路上,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解决、还有许多的曲折与磨练等待着他们,但是,具有光荣梦想的济水一中人的探索任将继续。在自主的天空下,他们的飞翔更高更远。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